1来源
2别名
使君、使君子、史君子、使君仁、川君子、建君子、留求子、风稜御史
3采收加工
秋季果皮变紫黑色时采收,除去杂质,干燥。
4性状鉴别
本品呈椭圆形或卵圆形,具5条纵棱,偶有4~9棱,长2.5~4cm,直径约2cm。表面黑褐色至紫黑色,平滑,微具光泽。顶端狭尖,基部钝圆,有明显圆形的果梗痕。质坚硬,横切面多呈五角星形,棱角处壳较厚,中间呈类圆形空腔。种子长椭圆形或纺锤形,长约2cm,直径约lcm;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,有多数纵皱纹;种皮薄,易剥离;子叶2,黄白色,有油性,断面有裂隙。气微香,味微甜。
5性味归经
甘,温。归脾、胃经。
6性能特点
本品甘温气香,入脾、胃经。善杀虫、消积,既为治蛔虫、蛲虫病之佳品,又为治小儿疳积之要药。
7功效
杀虫消积。
8使君子妙记
注释:传说使君子的来历与三国人物阿斗有关。刘备的儿子阿斗小的时候很瘦小,而且传说爱吃土和石块,别人以为他很传神。有一次他玩抓迷藏而藏了三天三夜,后来被找到了,在此期间以藏身处的一种植物充饥。回去以后,他就开始胃口打开,而且长肉了,从此不再吃土壤石块,后来人们分析,啊斗因为虫积,所以才吃土和石,从此,这种植物就叫使君子。
9主治病证
1、蛔虫病,蛲虫病。
2、小儿疳积。
10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~12g ,去壳取仁,捣碎。小儿每岁每天1~1.5粒,每日总量不超过20粒。或入丸散,或炒香嚼服。空腹服,连用2~3天。
11使用注意
本品大量服用可致呃逆、眩晕、呕吐等不良反应,故不宜超量服。若与热茶同服,亦可引起呃逆,故服药时忌饮茶。
12使君子的故事一
宋年间,潘洲一带有个叫郭使君的郎中,精通医道,深得乡邻尊敬。一天,他上山采药被一种结在藤状植物上的果实所吸引。果实形如山栀,又似诃子,去壳尝之,其味甘淡,气芳香,于是摘下一些带回家来想研究它的药性。几天后,郭使君见这些果实未干透,怕久放发霉,就放到锅中炙炒。
不一会儿,浓郁的香气弥散开来,诱得年幼的孙子嚷着要吃。使君无奈,就拣出炒熟的三枚给孙儿吃。没想到次日早晨,孙子解大便时竟排出了几条蛔虫。使君思想其缘故,莫非这果儿能驱除蛔虫?于是就又给孙子吃了八九枚。这下子可把孙儿折腾坏了,又是一个劲打嗝,又是呕吐。
郎中断定是过量中毒,忙用甘草、生姜等给孙儿解了毒。几天后,他再次给孙子服食了三四枚,果然孙儿又顺利排出了几条蛔虫。这孙儿本偏食,面黄瘦弱,吃果子不仅驱了虫,而且食欲大增,身体也渐渐强壮起来。
此后,郭郎中在行医时,遇到疳积、虫积的患儿,就酌量用这种果实去医治,每获良效。人们问起这果子的名字,郎中一时想不出,最后应允了大家的叫法,取名“使君子”。
本页地址:http://www.quban28.com/zhongyiyaoquban/846.html
下一篇:每天学一味中药,白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