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暑节气
7月7日小暑,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一个节气,夏天的第五个节气,表示夏季时节的开始。暑,表示炎热的意思。进入小暑时节,我国大部分地区都进入了炎热的时期,我们开始要做好防暑的准备。
蟋蟀是夏天的使者,小暑蟋蟀居壁。由于天气太热,蟋蟀离开了田野,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;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。
夏季,是自然界万物繁茂秀美的时令。此时,自然界的天气下降,地气上腾,天地之气相交,故植物开繁花结果实,长势旺盛。
与植物不同,人们在进入小暑后,处在室内的时间增长,封闭的环境不利于心肺。同时天气炎热,各类冰镇饮料、冰淇淋等成为夏日里“消暑的追求”,多喝易造成湿气内侵,不利于人体健康。
仲夏过后,小暑来临,此时天空如烧炽一般,上无纤云,下无微风,是炎热的开始。谚语说:“小暑过,每日热三分。”意指天气将会越来越热。老人们说:“小暑一声雷,倒转做黄梅。”是指在小暑前后,南方将进入雷暴最多的季节。而大雨过后,艳阳一照,地面热气升腾,整个城市就像一个大蒸笼,“小暑、大暑,上蒸下煮。”便是如此。
从中医理论方面讲,小暑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,阳气具有护卫体表、抵御外邪的功能。“春夏养阳”。所以人们在工作劳动之时,要注意劳逸结合,保护人体的阳气。只有保护好自身的阳气,人体才得以健康无恙。小暑时气候炎热,出汗多,人体能量消耗较大,此时宜遵循“少动多静”的养生原则,以免阳气外泄太过。
暑小暑三候
1一侯温风至
小暑以后,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,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。
2二侯蟋蟀居宇
五日后,由于炎热,蟋蟀离开了田野,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。
3三侯鹰始鸷
再过五日,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。
“小暑”到来,预示着不久将进入“三伏天”。而此时,天气虽不像“大暑”前后那样炎热,但高温高湿的气候也已十分难耐。但高热天气并非益处全无,这种气候有利于农作物生长,早先北方地区种的小麦、南方种的稻子,此时都开始收割了。
伴随新粮食的收获,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隆重的祭祀仪式,包括祭天、祭地等,甚至还会祭祀“土地公公”。古时“小暑“节气有“食新”的习俗,人们还会将最新鲜的面粉蒸成馒头等吃食,献给祖先。
1食新
过去民间有小暑“食新”的习俗,即在小暑过后尝新米,农民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,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,然后人人吃尝新酒等。
据说“吃新”乃“吃辛”,是小暑节后第一个辛日。
城市一般买少量新米与老米同煮,加上新上市的蔬菜等。所以,民间有小暑吃黍,大暑吃谷之说。
2吃藕
中华民族历来注重养生,在吃上非常讲究,在素有“苦夏”说法的夏季更是如此。据闻,民间素有小暑吃藕的说法,认为夏天食用以适当方式烹制的鲜藕,能够治疗血虚失眠。“小暑”到来后,人们会注意多吃水果蔬菜,将食物、保健有机结合起来。
一直以来,民间素有小暑吃藕的习俗,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丰富的钙磷铁等和多种维生素,Vc钾和膳食纤维比较多,具有清热养血除烦等功效,适合夏天食用鲜藕以小火煨烂,切片后加适量蜂蜜,可随意食用,有安神入睡之功效,可治血虚失眠。
3吃面
伏日吃面习俗至少三国时期就已开始了。《魏氏春秋》:“伏日食汤饼,取巾拭汗,面色皎然”,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。《荆楚岁时记》中说:“六月伏日食汤饼,名为辟恶。”五月是恶月,六月亦沾恶月的边儿,故也应“辟恶”。伏天还可吃过水面、炒面。
小暑小热,静心养阳
小暑气候炎热,人易感心烦不安,疲倦乏力,在自我养护和锻炼时,我们仍然应该护心阳,平心静气,确保心脏机能的旺盛,以符合“春夏养阳”之原则。
中医养生主张一个“平”字,即在任何情况之下不可有过激之处,夏季心为主,同时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,为主宰,有“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”之说,心神受损又必涉及其他脏腑,所以养心很重要。
在情志方面,喜为心之志,这 “喜”是在不过的情况下,舒缓紧张的情绪,使心情舒畅气血和缓;如果“过”喜则会伤心,心伤则心跳神荡,精神涣散,思想不能集中,甚则精神失常,夏季养生重点突出“心静”二字就是这个道理。
1睡子午觉,夜卧早起,莫贪空调避凉风
《黄帝内经》认为,夏季养生应与夏气相应。夏季闷热,昼长夜短,夜间相对凉爽,人夜间睡眠应遵守“晚睡早起”的原则:22点要入睡,最晚不能迟于23点,子时(23点至次日凌晨1点)肝经正盛、诸血归心,熬夜易耗伤心血。对于“早起”,应做到天亮即起,大概早上5~6点就应该起床了。
暑热易伤津耗气,人易疲劳倦怠,午间高温时段暑气旺盛不宜外出,中午应睡养生觉。午觉一般以30分钟左右为宜,睡眠时间应根据白天劳动强度调整。
说到睡觉,宋代人最为讲究,推崇“先睡心,后睡眼”。怎样才能做到“精神内守、无厌于日”?
可以听舒缓的音乐、练字、作画、养绿植、观赏花鸟等。总而言之,“心”先静下来,心态平和,人才能安稳入睡。建议睡木板床,垫藤席、蔺草席等。
俗话说,夏夜避风如避箭。天时虽热,不可贪凉,空调房不宜久待,睡眠需避凉风,不睡地板,不野外露宿,不在风扇、空调下及风口处睡觉,否则轻者可导致热伤风、面瘫、关节痛、腹泻等,重者可伤及性命。
《黄帝内经》云:“春夏养阳。”小暑阳气生发,最适合去户外运动,以便采天之气,推荐太极运动、练八段锦、桩功,有补元气、强筋骨、开合枢机之效。
夏季应“心”,中医认为“汗为心之液”,故有“汗血同源”之说,有的人用蒸桑拿、穿能在短时间内提升体温来促排汗的发汗服,误以为能减脂、养生,实则中了营销的套路。首先,发汗不等于减脂;其次,这些迫汗外出的方式耗气伤津,是在损耗人体的正气,让暑湿之邪有可乘之机,我们必须对这些过度出汗的方式说不!
夏季暑热使毛孔张大,可将相当一部分的病邪通过“微汗”的方式发散出去,故户外运动最为宜,晨间及傍晚慢跑、快走、做早操、高抬腿、跳广场舞等是适合各年龄段人群的运动。运动休息后宜补水、换湿衣、洗温水澡。
炎夏至,骄阳盛。人体经络应夏气而经气充沛,此时应疏通经络,使气血畅行,可辨证选择耳穴压豆、穴位贴敷、三伏灸等。督脉为阳脉之海,疏通督脉可取坐位,两手掌贴于肾俞穴,中指正对命门穴,意守命门穴,双掌从上向下摩擦40~100次,至有温热发胀之感为佳,有“补肝肾、壮筋骨”之功效。
3清暑有招,少食冷饮,多用祛湿之品
慢性病(如冠心病、糖尿病、哮喘、慢性支气管炎、胃病等)患者可因过食生冷寒凉之物而复发、加重,故夏季虽热,须忌生冷,瓜果虽美,亦要适量,冷饮冷食只能暂时解渴且有中伤脾胃之嫌,故以热食热饮为佳。
饮食上宜清热消暑、健脾益气,即煮即食,可进食蘑菇、银耳、薏苡仁以及应季的瓜果蔬菜,做到荤素搭配。比如莲子,能补脾益肾、养心安神,可做成芡实莲子猪腱汤、莲子牛奶饮、莲子露等。亦可适当进补消暑解渴的汤水,如绿豆海带汤、苦瓜排骨汤、冬瓜薏米老鸭汤、酸梅汤等。老年人、儿童、脾胃功能虚弱者可适当食粥,如山药小米粥、扁豆粳米粥、百合荷叶薏米粥等。
湿热交加 祛湿 祛湿养心阳 养生要祛湿养心阳 点击【百度搜索本文】
本页地址:http://www.quban28.com/zhongyiyaoquban/845.html
下一篇:每天学一味中药,使君子!